商务中国网

专家云集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共享成都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

2021-12-21 15:42 来源:商务中国网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国减排脱碳按下了“加速键”,也对政府、企业适应低碳时代的新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转变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转型,成为当下各界共同面临的课题。12月21日下午,以“碳中和新局 现实与路径”为主题的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在线上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企业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线上积极互动,深度探讨交流,共议全面绿色转型计划,聆听各界智慧与最佳实践,探索碳中和背景下成都的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商机与企业使命,为如何支持成都低碳发展提供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刘迁围绕成都的绿色低碳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在线分享,向全国分享成都绿色低碳路径和经验。

  刘迁谈到,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首倡地、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十三五”特别是2020年以来,成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增绿入选世界大都市协会绿色基础设施“最佳解决方案”,公园城市建设入选全球28个应对气候变化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案例,“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评居全省首位,人均碳排放位列北上广深全国十大城市最低,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成都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目前成都正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启动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经济实现绿色复苏,公园城市加快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会上,刘迁还谈到,近年来,成都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燃煤锅炉基本实现全域“清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4.2%,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电能零碳排放的汽车工厂;同时,成都积极探索低碳营城模式,率先在全国提出公园城市空间治理框架,实施TOD营城战略,推动城市“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加快成势,累计建成绿色建筑超2亿平方米;全面塑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空间形态,重点流域水环境、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改善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不仅如此,成都还创新制定“碳惠天府”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规范体系,上线“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国内首创的“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机制加快成型。

  “在公园城市理念引领下,成都低碳城市实践围绕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探索低碳营城模式,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碳汇能力,夯实绿色制度文化等方面着手。为推动绿色转型,成都以低碳引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持续提升。”刘迁说,成都全面划定66个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五大现代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为牵引,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构建功能复合为特征的空间形态,建设绿色低碳为导向的经济体系,营造绿道蓝网为骨架的生态环境,打造舒适怡人为特质的生活方式,努力开启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实践,加快建设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刘迁表示。

  在会上,除了来自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带来的“成都低碳实践分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还带来了《实现‘双碳’目标 如何发挥碳汇、碳市场作用》主题分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围绕《“双碳”目标下产业的转型及机遇》这一主题谈到了自己的见解。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刘锋进行了《碳交易市场建设与金融产品创新》主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