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群众意见这把“刻度尺”
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10月份,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四下基层”的关键是“下”,意指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甘愿放下身段,下沉到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党员干部要主动走进群众,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好群众这把“量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把为民谋利的好经验、好办法搬到田间地头、搬进千家万户。
问计于民,凝聚“民心智慧”。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纵观中国历史,政之所行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愿。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仅是坐在办公室里“憋思路”,靠谋士写手“凑点子”,纵有一腔热血,决策部署也难免脱离实际,与群众的期待不合拍、与群众的向往不合辙,最终群众不买账、工作难收场。党员干部要放下身段,俯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虚心向广大群众请教,认真倾听意见和建议,就能“听”出清醒,“问”出智慧,迸发“金点子”,更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实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实现基层工作新突破。
问需于民,把准“民意脉搏”。“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基层干部习惯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少了坦诚沟通深入交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很难有切身感受。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方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困扰基层的疑难杂症“问诊把脉”,通过“望”民情、“闻”民声、“问”民需、“切”民意,为群众开良方解难题,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方式才能务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群众“贴心人”。
问政于民,绘就“民情地图”。强调,“政策对我们的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人民群众是我党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才能对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制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好政策。要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制定出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不断的提升服务群众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为政之策来自于民、植根于民、服务于民。(芦溪县上埠镇 龙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