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年个体而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场自我成长的 “必修课”。基层一线,是矛盾问题的汇聚地,也是锤炼能力的大熔炉。在偏远乡村,支教青年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环境艰苦等难题,却也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学会了耐心与奉献,掌握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技巧,收获了学生的敬爱与家长的信任,实现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投身西部建设的青年,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工作中,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锻炼了沟通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在基层的磨砺,更是精神的洗礼。艰苦的条件,能让青年褪去浮躁,领悟艰苦奋斗的真谛;群众的期盼,能让青年增强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正如那些扎根边疆的志愿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然坚守岗位,用知识的火种点燃孩子对未来的希望,这份坚守,源于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在岁月中愈发坚定。
新时代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要把握好基层这个成长的舞台。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基层治理等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如同茁壮成长的树苗,深深扎根,节节高升,成为支撑民族复兴大厦的栋梁之材 。(上埠镇 刘微鑫)